最新公告:
TEl:400-123-4657
联系我们星空体育 详细
电话:
400-123-4657
邮箱:
admin@youweb.com
地址: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88号
公司动态

bob.com【植物界全系列】野芝麻亚科—野芝麻族(四):喜雨草

发布时间:2023-02-18 点击量:821

  bob.com冠唇花属(学名:Microtoena)是唇形科下的一个属,为多年生或一年生草本植物。该属共有约21种,分布于东南亚至中国南部。中国有20种,均在北纬32度以南。

  多年生或一年草本。茎直立,具四稜。叶对生,具齿。聚伞花常呈二歧状,腋生或组成顶生圆锥花序;苞叶叶伏,向上渐小;苞片及小苞片线形,小,早落。

  花萼钟形,具不明显的10脉,齿三角形,狭三角形,三角状钻形,长圆形,披针形,线齿近相等或后齿较前齿长许多,有时后面1齿十分伸长,与其余4齿不同形状,果时花萼增大,常呈囊状增大,基部圆形。花冠黄色,稀白色,上唇常为紫红色或褐色,冠筒超过花萼许多,直伸,基部狭,自中部以上扩展,内面无毛环,冠檐二唇形,上唇直立,盔状,先端微缺或全缘,基部斜向截形,有时具短爪或小突尖,下唇平展,先端3裂,中裂片舌状至卵圆形,侧裂片卵圆形或圆形。雄蕊4,近等长,均上升至上唇片之下,常包于盔内或微露出,花丝扁平,无毛,稀下部被小髯毛,花药2室,药室初水平叉开,后汇合成一室。花柱丝状,与雄蕊等长,先端极不相等2浅裂,前裂片长,钻形,后裂片短以至极不明显。花盘环状或杯状,平顶边缘微有起伏,其裂片与子房裂片互生。子房裂片近圆形,无毛。

  冠唇花(学名:Microtoenainsuavis)为唇形科冠唇花属下的一个种。生于海拔650-1000m的林下或林缘。分布于广东、贵州、云南等地。

  具有祛风散寒,温中理气之功效。用于风寒感冒,咳喘气急,脘腹胀痛,消化不良,泻痢腹痛,周身麻木,跌打损伤。

  钩萼草属(学名:Notochaete)是唇形科下的一个属,为草本植物。该属共有钩萼草(N. hamosa)和长刺钩萼草(N. longiaristata)两种,bob.com分布于尼泊尔、锡金、不丹、印度、缅甸和中国云南西部等地。

  直立草本,具有粗大的根茎。茎钝四棱形,初具星状簇毛或有具节长硬毛,后近于无毛。叶具长柄,卵圆形至圆形,上面有具节硬毛,下面密布星状簇毛或具节硬毛与星毛混生。轮伞花序腋生,圆球形,多花,疏松或密集,下承以苞片,苞片刺芒状,坚硬,先端呈钩状卷曲,无毛或下部被长柔毛及星状簇毛,长过花冠。花萼管状,5脉,多少明显,齿5,三角形,先端稍下方在肋背上延伸成刺芒,因而萼口膜质且密被长柔毛,或直接在肋背上延伸成刺芒,因而萼口不成膜质且无毛,刺芒如苞片,先端呈钩状卷曲,坚硬,钻形,伸长。花冠粉红或黄色,细小,两面无毛,或内面在喉部多少具柔毛,冠筒直伸,内藏,冠檐二唇形,上唇直伸,盔状,外面极密被柔毛,内面无毛。雄蕊4,均上升于上唇片之下,二强,前对较长,花丝丝状,下部有微柔毛,花药成对靠近,二室而略叉开。花柱丝状,先端近等2浅裂。子房无毛或顶端具星毛簇。bob.com小坚果三棱状长圆形,先端截形,无毛或具星毛簇。

  钩萼草(学名:Notochaetehamosa),为唇形科钩萼草属下的一个植物种。叶片卵形,长5-14厘米,宽2.5-8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至圆形,边缘在基部以上密生具胼胝体的细锯齿状圆齿,坚纸质,上面深绿色。生长于海拔1200-2500米的亚热带常绿林林缘或谷地。分布于云南西部;尼泊尔,锡金,不丹,印度东北部,缅甸北部也有分布。

  喜雨草属(学名:Ombrocharis)是唇形科下的一个属,为多年生草本植物。该属仅有喜雨草Ombrocharis dulcis一种,分布于中国湖南西部。

  多年生草本。茎不分枝,下部无叶,上部具叶,被毛。叶具齿裂。轮伞花序由具3花的聚伞花序组成,排列成顶生的总状花序;苞片披针形,小苞片微小。花萼钟形,具11脉,喉部被长柔毛环,果时增大,近膜质,近裂至1/2的二唇形,上唇2深裂,裂片披针形,具短尖头及3脉,下唇约为上唇1/2, 3裂,裂片圆形,具短尖头及1脉,在凹缺下有二叉状的居间脉,网结。冠筒短而宽,冠檐二唇形,上唇微盔状,bob.com深2裂,裂片卵圆形,下唇约为上唇1/2,3裂,裂片近等大,近圆形,边缘微波状。雄蕊4,着生在冠筒中部,内藏,前对稍长,花药椭圆形,药室2,行,分离。花柱基生,比花冠短,先端相等2浅裂。小坚果4,卵珠形,压扁,淡褐色,光滑。

  喜雨草(学名:Ombrocharisdulcis)为唇形科喜雨草属下的一个种。分布于中国湖南(武冈、宁远、通道、道县、新宁)和广西融水县。生长于海拔1000-1280米的常绿阔叶林下。

  自18世纪开始,特别是19世纪中后期至20世纪初,大批西方传教士、植物学家、园艺工作者来到中国,进行植物资源的调查、采集,其中就有奥地利植物学家韩马迪(H. Handel-Mazzetti)。1914年,韩马迪开始进入中国采集标本,先后在云南(1914、1915、1916)、四川(1914)、贵州(1917)、湖南(1917、1918)采集标本。1917年秋天从贵州进入湖南,至武冈云山进行了调查,后至长沙过冬;1918年春季又从长沙返回武冈,并沿途调查、采集,6月抵达武冈,8月4日和8日韩马迪在云山先后两次采集到喜雨草的标本,1918年回国后,一直潜心研究中国植物。1936年,韩马迪将喜雨草作为一新属、新种发表在《中国植物志要》,模式标本保存于奥地利维也纳大学植物标本馆和英国爱丁堡植物园标本馆。

  1977年出版的《中国植物志》第65卷唇形科,根据原始文献收录了喜雨草这个湖南特有属、种,并在其中标注“标本未见,摘自原描写”。喜雨草属为唇形科的单型属,为了研究其在唇形科中的系统地位,在喜雨草被发表后的几十年时间里,国内外植物学家相继去模式产地武冈云山寻找,未果。将近一个世纪再也没有喜雨草的标本采集记录。

  1992年,中国植物学家吴征镒院士到维也纳大学植物标本馆查看喜雨草模式标本——这是中国植物学家首次见到其真身。新属发表之后,中国国内外植物学家曾多次到其模式产地湖南武冈云山寻找喜雨草,欲作进一步深入研究,但都没有找到,当时大家都以为喜雨草已经不幸灭绝。

  基于湖南省第二次全国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调查项目,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喻勋林教授的研究团队于2013年8月在宁远县发现唇形科一疑难植物,并拍摄了照片(YXL_9500、YXL_9501)。时隔2年,2015年在通道县进行调查时,也发现了同一种植物,拍摄照片并采集了标本(标本号15081805);同年8月份,课题组的吴磊、周辉分别于道县、新宁也拍到这一植物(DSC_1092、DSC_7624)。为鉴定该唇形科疑难物种,该研究团队请昆明植物研究所的唇形科研究专家向春雷博士进行了鉴定,这才揭开喜雨草的真面目。这是中国植物学家们才第一次见到喜雨草的活体植株及其自然分布情况,之后在湖南省武冈县陆续被重新发现。周建军等根据采集标本及照片对其形态进行详细补充并更正原形态描述,重新确定并订正了该种花萼为3/2式,花冠颜色为白色;向春雷博士和国外植物学家对其进行系统学研究,确定了喜雨草的分类地位。

  在第四次全中国中草药资源普查(广西)试点项目野外调查、植物标本采集及标本整理鉴定工作中,发现一种特别的唇形科植物,经中山大学冯慧喆初步鉴定,怀疑其是喜雨草,最后经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唇形科专家向春雷博士鉴定,确定其为喜雨草。

  2014年,莫佛艳等人在中国广西融水县采集植物标本时发现喜雨草。2016年8月正值其花期,莫佛艳等人再次去找寻,并拍摄到其花朵。

  喜雨草是唇形科的一个单种属植物,即属于唇形科喜雨草属,仅喜雨草一个种。喜雨草的再次发现,对该珍稀植物的保育以及在唇形科中的系统地位研究有着重要意义,同时对湘黔桂植物区系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绝灭(EX)。后于重新被发现。由于上世纪大规模的原生阔叶林遭到破坏,加之喜雨草分布海拔较高,喜阴湿环境,散生,很难被发现。

  喜雨草自从作为新属种发表以后,经过多次追踪,都未发现其踪迹,当时人们都以为它不幸灭绝了,消失近百年之后又重新被发现,但其现有的自然分布生境及长势仍然不容乐观。喜雨草多分布于中高海拔、有溪流、排水性良好的阔叶针叶林下,并且呈零星分布状态,自然分布面积小,种群个体数量少,其自然分布植株数量小于大熊猫的数量。喜雨草对生境的专一性是其濒危的重要因素之一。此外,人工林的除草工作是喜雨草再次遭遇灭绝的潜在危机,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对珍稀稀有物种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

  脓疮草属(学名:Panzeria)是唇形科下的一个属,为多年生草本植物。该属共有约7种,分布于亚洲中部的沙漠或沙漠草原地区。中国有3种,1变种,产新疆,甘肃,陕西,宁夏及内蒙古。

  多年生草本。茎单一或多数,多少被有白色绒毛。叶掌状分裂,具长柄。轮伞花序腋生,多花,多数组成或长或短的穗状花序;苞片针刺状,平出或直伸,比萼筒短,多少被毛;花梗无。花萼管状钟形,5脉,明显,居间脉及网脉不明显,齿5,基部为宽三角形,先端为刺状尖头,其中前2齿多少较长。花冠白至黄白色,长2-4厘米,上唇直伸,盔状,外密被柔毛,下唇直伸,3裂,中裂片扁心形,两侧边缘膜质,冠筒约与萼筒等长,内面无毛环。雄蕊4,平行,近于等长或前对稍长,花药卵圆形,二室,横裂。花柱丝状,稍超出于雄蕊或与之等长,先端相等2浅裂。花盘平顶。小坚果卵圆状三棱形,顶端圆形。

  脓疮草(学名:Panzeriaalaschanica)为唇形科脓疮草属下的一个种。分布于中国内蒙古西南部,陕西,宁夏;生长在海拔900-2650米的砂地上。

  假野芝麻属(学名:Paralamium)是唇形科下的一个属,为直立、bob.com多年生草本植物。该属仅有假野芝麻(Paralamium gracile)一种,分布于缅甸、越南及中国云南。

  多年生直立草本。叶宽大,具齿。总状圆锥花序腋生或顶生,由密集的聚伞花序组成;花梗短小;苞片及小苞片极微小。花萼钟形,膜质,10脉,果时极为明显,齿5,后一齿最大,顶端平截,果时明显自两侧边缘外卷,bob.com其余4齿披针形,前2齿稍大,果时花萼增大。花冠筒伸长,细弱,喉部增大,外疏被微柔毛,内面无毛环,但被倒向短柔毛,冠檐二唇形,上唇直伸,长圆形,稍内凹,下唇开张,3裂,中裂片较大,全缘。雄蕊4,前对较长均延介抓至上唇片之下,平行靠近,借小缘毛而连接,花药卵圆形,2室,室汇合,极叉开。花柱先端不相等2浅裂。花盘平顶。小坚果扁球状三棱形,细小,有光泽及小窝孔,光滑。

  假野芝麻(学名:Paralamiumgracile)为唇形科假野芝麻属下的一个种。生于水沟旁或林中潮湿地,海拔1150-1800米。产云南东南部及西南部;越南,缅甸也有。模式标本采自云南蒙自东南方的山地林中。

  假糙苏属(学名:Paraphlomis)是唇形科下的一个属,为草本或亚灌木植物。该属共有约24种8变种,产印度,缅甸,泰国,老挝,越南,马来西亚至印度尼西亚。我国有22种8变种,最北分布界限达北纬31°(湖北巴东),属分布的北界在中部大抵以长江流域为界,但在东、西两部却偏南些。

  草本或半灌木,具根茎;根茎匍匐,斜行,密生须根。茎上升或直立,常下部伏地。叶膜质、薄纸质、坚纸质至近革质,边缘具齿,无柄或具长柄。轮伞花序多花至少花,有时少至每叶腋具1花,有时多少明显地由具总梗或无梗的紧缩聚伞花序组成,在后种情况下常具叶状苞片;小苞片披针形、线状披针形、钻形、线形至刺芒状,有时极微小而早落;花梗无或明显。花萼管状、管状钟形或倒圆锥形,外被单毛或具节毛,口部有时略收缩,逐渐增大,或骤然增大,平截至多折叠,5脉,多少明显,齿5,宽三角形,卵圆状三角形,三角形,长三角形,或不明显,先端钻形,刚毛状渐尖,针状,锐尖,渐尖,短尖至明显由脉向外呈翅状伸展,直伸,开展或反折。花冠筒内藏或伸出,内面具毛环,向上逐渐增大,冠檐二唇形,上唇扁平而直伸,或盔状而内凹,外面密被毛,下唇近水平开张,3裂,中裂片较大。雄蕊4,前对较长,花丝丝状,扁平,多少被毛,花药2室,室平行或略叉开。花柱丝状,超出雄蕊之外,先端近相等2浅裂,裂片钻形。子房4裂,顶部截平,无毛或被毛。花盘环状或杯状,平顶。小坚果倒卵球形至长圆状三棱形,无毛或被毛。

  假糙苏(学名:Paraphlomisjavanica),为唇形科假糙苏属下的一个植物种。多年生草本,茎单生,高约50厘米,有时可达1.5米;生长海拔(320-)850—1350(-2400)米的热带林荫下。产云南西南部、中南部、南部及东南部,亦产我国台湾、广东(海南岛)、广西南部。印度,孟加拉国,缅甸,泰国,老挝,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及菲律宾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