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TEl:400-123-4657
联系我们星空体育 详细
电话:
400-123-4657
邮箱:
admin@youweb.com
地址: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88号
培育技术
当前位置: 星空体育 > 培育技术

繁殖培bob.com养范文10篇

发布时间:2023-05-01 点击量:600

  bob.com日本落叶松,学名Larixleptolepis(Sieb.etzuce.)Gordon(LarixkaempferiSargent),松科,落叶乔木。日本落叶松原产日本本州岛中部,于本世纪初成功引入我国。目前我国已在十五个省、市引种栽培,且表现良好。据巫山县林业局在梨子坪林场测定,15年生日本落叶松年均高生长87.93cm,年均胸径生长0.95cm,年均材积生长0.0064m3,单株材积0.0193m3,是中山地带造林的优良树种。

  日本落叶松为阳性喜光树种,在自然分布区内呈纯林或在混交林中呈优势木居第一层。自然分布区属内陆性冷凉气候带,该气候带年均温7—8℃,北界平均最低气温一9.4℃,南界平均最高气温28.7-33.3℃,年降水量在110-250mm之间,雨热同季。日本落叶松最适土壤为灰化的火山堆积土,石灰质土壤和砂壤上也能生长良好。

  日本落叶松原产地的分布区在北纬35°8’~38°5’之间,垂直分布于900-2800m范围内。我国秦岭以南的暖温带和亚热带山区是日本落叶松适生区。我国温热带地区适合日本落叶松生长,可大力发展日本落叶松。

  日本落叶松可采用播种、嫁接、扦插三种方式繁殖。嫁接和扦插两种方式一般只在品种改良和遗传育种上采用,而生产上往往采用播种繁殖。现就播种繁殖方式介绍如下:

  选择交通方便,地势平坦,排灌良好,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较肥沃的中性或微酸性沙壤或轻壤土育苗。冬季整地,每亩施有机肥750kg,深翻30cm,播种前均匀喷洒1∶10倍的硫酸亚铁溶液,待干后耙平作床,床高15cm,宽lm,床间距25cm。

  播种前将种子用0.5%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消毒4小时,用清水洗净后再倒人45℃的温水中浸泡24小时,捞出稍稍晾干后与三倍于种子体积的河沙混合,然后置于发芽坑内催芽。发芽坑应挖在背风向阳处。坑深50cm,宽50cm,坑上覆盖塑料薄膜,晚上加盖草帘,每天将种子均匀翻动一次,待有30%的种子裂嘴后即可播种。

  播种期在3-4月,当地表温度在10℃以上时即可播种。播种量为4-4.skg/hm2,播种前苗床要灌足底水。采用条播,沟距10-15cm,沟深1cm,播后覆盖1cm厚的细沙壤土,并盖一层稻草,盖草后以不见地为宜,并立即喷水,以后每天少量多次喷水,经常保持床面湿润。当幼苗有30%-50%出土时开始揭草,幼苗出齐后将草揭完,揭草要在阴天或傍晚进行,揭后及时浇水。

  出苗后要适时浇水,少量多次,保持苗床湿润,并注意松土除草,除草结合松土进行,作到除早、除小、除了。为了防止日灼和立枯病,在苗床上方须搭前棚,保持透光度在60%-70%。在6月上旬和7月中旬施两次肥,每亩施尿素2.5kg。为防止病虫害发生,待苗木出齐后每隔15天喷洒一次浓度为1%的波尔多液。

  一般采用穴状、鱼鳞坑和水平沟整地。在新采伐迹地、杂草较少的弃耕地,灌木较稀的立地条件上,采用穴状整地,规格为40cmX40cmX30cm;荒山、老采伐迹地,灌木和杂草较密的立地条件上,应先进行割灌后再整地,鱼鳞坑整地规格为50cmX50cmX40cm,或采用水平沟整地,规格为沟长70-100cm,宽40-50cm,深为30一40cm。

  春、秋造林均可,但以春季的3-4月为好。采用2年生的1-2级合格苗造林,在立地条件较好的地段上造林,造林密度以每公顷1600-1700株为宜,株行距2X3m;在立地条件相对较差的地方造林,造林密度以每公顷2500株为宜,采用2X2m的株行距或采用1.6X2.5m的株行距均可。公务员之家

  造林后3年内每年5月和8月各除草抚育一次,第二年和第三年的5月份分别追肥一次,每次每公顷施用尿素15kg。造林11年后进行第一次抚育间伐,间伐对象是病虫木、风倒木、雪折木及被压木。间伐后的林分密度以每公顷1500株,郁闭度在0.6左右为宜。

  生物技术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改进了马铃薯育种的方法和手段,但具体到目标基因与目标性状在新品种的表现,常规育种仍然是必经的途径。马铃薯杂交育种是基于双亲的优良性状产生一定的变异群体进行多年的鉴定选择而获得万中选一的优良品系的过程,其杂交后代仅在有性阶段即杂种实生苗(F1)世代产生分离,以后的无性系世代只是在这个相同变异的群体中不断选择和鉴定所需要的类型。所以提高杂交实生苗的培育技术及早代的选择效率对杂交育种后代的选择具有重要的意义。

  马铃薯杂交实生种子体积小,大田直播困难,过去通常采用阳畦育苗,致使实生苗群体有限,育种成效偏低。通过现代设施农业的推广应用,以及打破实生种子休眠技术的提高,目前生产上一般在温室或网棚育苗后移栽到大田定植,提高了实生苗培育技术,为无性世代鉴定选择提供了丰富的实生薯群体,也为提高马铃薯杂交育种早代选择的效率奠定了基础。

  马铃薯高度杂合及四体遗传的特性要求杂种后代有足够大的群体才能产生丰富的变异类型,但育种单位因人力、物力、财力的约束无法满足客观上大群体的要求,所以相对杂交优势明显的远缘杂交,尽可能扩大杂交群体保证后代丰富的变异类型,对亲缘关系较近的杂交组合,适当地缩小群体数量,避免相同的变异类型,减少无性世代选择的工作量。依据育种条件,我们每年培育12000~15000株实生苗,包括20~30个杂交组合,每个组合300~600株实生苗。

  (1)实生种子萌发。马铃薯实生种子一般有6个月左右的休眠期,所以贮存1年以上的种子可直接用于发芽,贮存半年以上、不足1年的种子,可用1000mg/L赤霉素溶液浸泡24h打破休眠后发芽。在10cm培养皿内垫上滤纸,滴水使滤纸充分吸水,将处理后的种子按组合均匀撒在湿润的滤纸上,作好标记,放入20℃恒温箱发芽。每日观察,沿培养皿边缘滴入清水,保持滤纸湿润。

  (2)准备培养容器。蛭石掺拌腐熟羊粪后装入10cm塑料营养杯中,底部压实,便于移动,上面略微疏松,有利于实生苗扎根生长。为了便于转移和管理,装好蛭石的营养杯用培养盘盛装,每盘100个。最后将营养盘整齐地摆放在温室的支架上,播前1d浇水,确保播种时蛭石湿润为宜。

  (3)种子点播。播种时间一般在3月下旬,将露白萌发的实生种子用镊子点播于营养杯中,再以湿润蛭石覆盖,分组合摆放,作以标记。全部点播完后,用塑料薄膜覆盖培养盘,确保种子扎根发苗所需温度、湿度。

  (4)苗期管理。一般每周揭膜用喷壶撒水1次。晴天中午温室开窗散热,揭起苗盘四周塑料膜适时通风,傍晚盖膜关窗,保持温度。当苗基本出齐,长至3~4叶时揭去塑料膜,以利壮苗,隔天洒水,保证蛭石湿度又不窝水,同时拔除杂草。阳光强烈时需打开遮阴网,以免灼伤幼苗。待苗长至6~7片叶时,移到室外炼苗,准备移栽。

  (1)整地施肥。在育苗期间根据实生苗数量及栽植密度选择土质疏松、富含有机质、排灌方便的地块,灌水浇地。待地干至可以耕作,以450kg/hm2马铃薯专用肥、225kg/hm2二铵、150kg/hm2尿素施入作底肥,并用辛硫磷3kg/hm2拌细土300kg/hm2撒土防治地下害虫,然后将地深翻耙平整细。

  (2)大田定植与管理。实生苗室外炼苗1周后准备移栽,移栽前洒水浇透,便于移栽时带土取苗,防止根系损伤。定植密度为行距70cm、株距30cm。栽苗时每株距挖1个深度略大于营养杯高度的坑,撕开塑料杯,将苗带土放入坑内,周围用土围实。移栽时,大小苗分开,高度一致的实生苗定植在一起,栽完随即浇水定根,以提高移栽成活率。栽后1周内无自然降水,需人工浇水抗旱保苗。定植20d后灌水,中耕锄草培土。根据实生苗生长情况,花期追肥灌水,锄草培土。实生苗生长期间只喷洒药剂防治蚜虫2~3次,不采取防病措施,发现病株及时拔除。

  (3)适时收获。实生苗熟期表现不一,田间观察成熟的即时采收。收获时,除早熟单株及综合性状目测表现突出单株外,其余按组合混收。

  马铃薯杂交育种的早代选择是指针对实生苗世代或者无性一代所作的选择,而早代选择因为组合不同遗传基础不同,其有效性也不同。研究证明,大多数早代选择在实生苗当代抗病性、熟性、块茎特征以及结薯习性的选择是有效的,而对产量、商品率、品质性状的选择效果却是有限的,应在无性一代再加以选择。

  (1)抗病性。实生苗的抗病性表现稳定,即实生苗当代表现抗病的,其无性系也表现抗病,所以在抗病育种时,可在实生苗世代经过病原接种鉴定抗病品系。

  (2)熟性。实生苗与无性世代在生育期上表现基本一致,即实生苗世代表现早熟的,无性系也表现早熟。可根据实生苗当代植株农艺性状进行早熟品系的选择。公务员之家

  (3)块茎特征及结薯习性。实生苗当代的薯形、芽眼深浅、薯皮颜色、结薯习性等性状与其无性系都呈正相关,所以在实生苗世代可对块茎外观性状加以初步选择。

  营养繁殖技术的应用可使树苗具有成活率高、抗病能力强、适应能力好、生长速度快、成本低、经济效益高等特点,是目前林业造林中主选的一种育苗技术。营养繁殖技术的原理是通过对有再生能力的母本植物进行器官移栽,采用嫁接或者扦插的手段。在不影响母本植物正常生长的情况下,截取可再生的枝、茎或根部,利用科学方法,培育出新的植株,这种方法的应用优势比较多,对提高造林水平与效率有一定的作用,值得被推广。

  营养繁殖主要是以培养新植株为目的而研究的育苗技术,通常是以乔、灌木等具备可再生能力特点的树种为主要繁殖对象,通过对这些树木的枝、茎、根等具有可再生功能的器官进行合理嫁接或者扦插,使之形成新的植株,这样的培育技术可省略播种、萌发、生长等环节,不仅可以节省大量的培养树苗时间,还可以使新植株自身具备母本植物所含有的良性特点,同时还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对于经济林木建设来说,营养繁殖技术的应用可有效保证林木的成活率,完全降低播种培育中苗木死亡率高的影响,一定程度上可节约苗木培育的经济投入。

  营养繁殖技术从工艺上来讲,具有操作简单、省时省力的特点,但是营养繁殖技术的应用需要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对树木的生理特点、生长习性等方面充分了解。营养繁殖技术与播种繁殖技术相比,过程简单、培养质量高,能够有效节约成本。播种繁殖技术一般需要经过选品种、种子处理、催芽、萌发、生长等过程,而且每个环节中工作要求都比较严格,技术复杂,而且萌发、生长过程较慢,需要一定的时间周期,并且幼苗容易受到周边环境或者自然因素影响发育,同时幼苗适应能力差、抗病性能低,导致成活率比较低,可造成经济的损失。而营养繁殖技术的应用大可以省去播种育苗的前期环节,只需要选取健康植株的营养器官,进行插土培养即可,而且经济成本相对较低,适用于大批量培养生产。即便是培育失败,也不会造成严重的苗木损失。

  在森林遗传学中引进营养繁殖技术,可以利用其能够很好地保留母株优良性状的特点,将想要保存的母株性状和种质资源安全可靠地存储在目标植株上去,从而为保护森林植物的多样性提供了技术保障。还可以利用营养繁殖苗进行无性系试验,对目标植株做出遗传评价。

  营养繁殖苗经过培育成株后,最大限度地继承了母株的优良品性,性状稳定,没有性状分离现象,可以将更多地优良性状遗传给下一代。此外,利用扦插嫁接的方法建造无性系植物园,能够极大程度的减少林木的培育时间,缩短培育和开花结果的周期。

  为了缓解我国木材市场的供求矛盾,对高产人工林的培育工作已经成为林业生产的重中之重。营养繁殖技术因其自身的诸多优点,已经成为大面积造林的常见方法。运用营养繁殖苗技术植树造林,苗木成林后排列相对整齐,储蓄量高、各个林木的品质一致,十分契合现代企业的规模生产和集约化管理的运营理念。利用营养繁殖技术建立的林木种子园,比普通的同列林木结实早、结实多,且种子的质量和数量都有更好的技术保障。

  (1)选择合适的砧木和接穗,在嫁接前通过试验测试两者的亲和性,并且注意依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类型,选用适当的嫁接方法。(2)考虑到嫁接后砧木母体与接穗母体之间营养需求存在差异性,因此要适当添加有机肥,保证两者从土壤中获取足量的养分,以便于在短时间内实现砧木母体与接穗母体的连接。(3)接穗做好接穗的截取、运输和保存工作。接穗表面要力求平整,切割后要对切割面进行包扎处理,防止切割截面出现营养流失。同时,接穗运输过程中也要做好保存工作,防止截取部分出现严重失水问题。(4)嫁接时间的选择。在春季时砧木树液开始流动,接穗还没有萌芽,并不适宜植株的嫁接工作,通常而言,秋季是最为适合进行嫁接育苗的季节。(5)做好嫁接后的养护工作。采用枝接时通常要求在新枝20-30cm时进行解绑,而芽接在新芽2-3cm时解绑最佳,此外还需要做好实时的剪砧、抹芽和立支柱等工作。

  影响插条生根的因素有很多,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1)母树的树龄因素。母树的树龄对于插条的生根有很大的影响。如果母树的树龄过大,则不利于扦插生根的成功率的提高。(2)插条的扦插部位及其生长发育情况。在进行扦插时,由于母本营养器官选择的位置不同,后续的插条发育情况也会存在较大差异。例如在土壤营养成分相对贫瘠的环境下,插条本身所含有的营养物质越丰富,后续生长能力也就越旺盛,树木的成活率也就越高。(3)扦插苗所处的土壤土质或者培养基环境的影响。土壤土质和培养基环境对扦插成功率的影响也不容忽视。一个良好的能够满足插条生产所需的营养条件的扎根环境绝对有利于插条的生存发育。通过分析插条生根操作步骤,可以通过采取以下几点措施来提高插条的成活率:首先,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根据插条母本树种的不同,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扦插方法。例如一些具有休眠期的树种,在休眠期生命活动非常缓慢,如果仍然选用成熟度较高的建筑枝干,扦插成功率相对较低,因此我们要选择嫩枝作为扦插目标,此类树种主要以银杏、松树为主。而对于一些根系发达、根部生命力较强的树木,在选择营养器官时要以硬枝为主,例如常见的杨树、柳树等。除此之外,其他树种根据扦插时间、气候条件等因素的不同,在扦插方法上也存在较大差异,相关操作人员在进行育苗工作时要注意做到科学合理。除此之外,扦插工作完成后,还要注意做好后续的养护、观察工作。

  为了响应我国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工业发展和农业发展的进程中,一定要重视林业用地的保护,大力推进林业建设,提升林业树苗的成活率。做好林业建设能提升生态环境,并且能成为天然的生态区,净化空气,给人们提供视觉上的享受。为了促进林业建设的健康发展,应科学合理地应用营养繁殖相关技术,充分发挥林业育苗中营养繁殖技术的优势,达到缩短树苗培育周期的同时提升其成活率,促进其生长。这样可以进一步促进我国林业建设树苗培育水平的提升和林业生态环保建设事业的发展。

  为了进一步促进林业建设的发展,在树苗种植中要选择合适的种植技术。当前林业育苗中应用较广泛的技术是营养繁殖技术,这种技术可以使得树苗快速适应生长环境,缩短树苗的培育周期[1]。这种技术的主要原理是将原有母本植物的器官通过移栽或嫁接的方式使其快速生长。这种繁殖技术操作起来较简单,适合植物的生长环境,在林业育苗的应用中具有以下几点优势。1.1培育周期短,环境适应性强。在林业育苗中应用营养繁殖技术,可以大大缩短树苗的培育周期,这是因为营养繁殖技术是直接将母本植物的枝、芽、茎等生长能力较强的器官进行移栽,移栽过后树苗就直接以器官的形式慢慢生长[2]。与传统的播种育苗法相比,省去了播种、育苗、萌芽和生长的环节,可以缩短植物的生长周期。另外,应用这种营养繁殖技术移栽的苗木器官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能够适应以往生长过程中周边的环境和温度,在后期的移栽和嫁接中更容易存活。1.2工艺简单,育苗速度快。营养繁殖技术的熟练应用是要求工作人员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同时充分了解树木的生长特点、习性等。从育苗工艺上来讲,营养繁殖技术的特点操作简单、周期短,营养繁殖技术和传统的播种繁殖技术相比有明显的优势,其培养的过程更简单、育苗质量更高,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育苗成本。传统播种繁殖技术有以下几个环节:选种、处理种子、及时催芽、种子萌发和生长等,在育苗的整个周期中,任何一环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导致育苗的成活率降低,同时还伴随着萌发、生长过程缓慢等问题,需要的时间周期较长,幼苗受到周边环境或者自然因素影响的风险增多,同时幼苗的抗病性能低,适应环境能力减弱,导致成活率低,最终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反观营养繁殖技术,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播种育苗前期的环节,育苗前挑选健康植株的营养器官,直接栽植即可,大大节约了人力成本,相应的经济成本也会降低,更适用于大规模的培养与生产。

  为了促进我国林业建设的发展,当前在林业育苗中应用了很多新的技术[3]。在多年的实践经验总结后,得知通过移栽母本植物的可再生功能器官可以实现植物的繁衍,这种操作简单、周期短的林业育苗法应用广泛,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2.1在林业遗传学研究中的应用。为了定向培养林业树苗中特有的苗木特性,可以对一些优良的苗木品种进行定向培养。一些母本植物有一些稀有的性状和变化,林业建设人员想要保留这种特色,例如花卉植物的花色有变化、果实的大小更大,通过应用营养繁殖技术可以将母本植物的器官直接进行栽植,然后分析植物特性的延续,这对于遗传学的应用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4]。2.2在改良林木性状中的应用。为了使得苗木植物生长更为茁壮,利用营养繁殖技术可以使得植物快速适应生长环境,并且遗传母本植物优良的特性,在进行后期的养育中定向培养,调配合理的营养土壤,提供良好的光照和温度,优化其生长环境,这样苗木可以生长发育得更好,bob.com可以改良苗木特性。2.3在林业生产实践中的应用。目前高产人工林的大规模培育已成为林业生产的重点方向,由于社会经济发展迅速,我国现阶段木材方面的需求量巨大。高产人工林,在美化环境之余,能大大增加林业企业经济效益,使林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5]。在高产人工林的生产中,营养繁殖技术因其周期短、操作程序简单,已经是大面积造林应用最广的技术。利用营养繁殖技术创立的林木种子园,相较普通同类林木的结实更早、更多,且种子的数量和品质都能有更好的保障。在运用营养繁殖育苗技术培养的高产人工林中,其苗木成林后,树木排列整齐,储蓄量高,而且林木的品质基本相同,更大程度地满足了现代木材加工企业的集约化管理和规模化生产的要求。

  结合我国当前的林业建设行业来看,在应用营养繁殖技术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工作人员没有意识到营养繁殖技术的优势,在苗木培育过程中没有提供苗木良好的生长环境,使得其成活率受到一定的影响。具体来说,当前营养繁殖技术在林业育苗中的应用有以下两点不足。3.1育苗方式不当在应用营养繁殖技术进行林业育苗时,后期的主要工作就是给苗木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而当前在林业育苗中应用营养繁殖技术时,工作人员没有考虑到苗木生长环境是否合适,所有的植物都按同一种包装营养土壤进行培育,这样一方面不能按照植物的需求培育不同的营养土壤,不利于植物的生长;另一方面就是育苗过程没有保护苗木,会导致苗木器官受损,影响其成活率。3.2育苗人员职业素养有待提高为了进一步促进林业建设的发展,一定要合理优化营养繁殖技术在林业育苗中的应用。此种技术对于植物可再生器官的移栽和嫁接较重要,不仅选择的位置要准确,同时在移栽过程中对苗木器官要进行合理的保护,确保母本植物的器官可以进行再生培育。操作的过程具有一定的技术性,而当前部分育苗工作人员综合素质不高、水平有限,在操作过程中容易损伤苗木器官,不仅影响母本植物的生长,还会降低营养繁殖植物的成活率。

  为了进一步促进林业建设事业的发展,要推进营养繁殖技术在林业育苗中的应用。营养繁殖技术的应用具有诸多优势,可以满足植物的生长需求。在林业育苗中,要结合不同的植物种类选择合理的育苗方法。为了提升育苗的成活率,要掌握以下育苗方法及要点。4.1扦插育苗技术。扦插育苗技术主要是将植物的枝条、茎、芽应用扦插技术直接培育到培育土中,然后在培育土中加入适当的营养液,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来刺激植物的再生成长,这样植物的器官可以再生成为苗木,实现了植物的培育。在应用这种培育方法时,注意扦插过程中保证植物能快速生根,实现再生,对于营养液的添加要有科学依据,选择可以刺激其再生的物质促进其生长。这种培育方法主要依靠人工影响,使得其定向生长。4.2嫁接育苗技术。嫁接育苗技术是将品质优良的芽或母本枝条嫁接到遗传性质不同的其他砧木或植株上,在有效愈合后,形成新的独立植株,这种方法能够最大限度地确保遗传性的稳定。所嫁接苗的根系,在原有砧木植株遗传特点的基础上,接穗母株的生长特点也会较多地体现在树冠、树干等部位。嫁接较常用在进行果树等栽培和林木种子园的建设中。首先,从影响嫁接成活率的各种因素来说,当砧木与接穗嫁接后的匹配度越高,嫁接的成活率越高,这主要是针对接穗与砧木间的亲和力,bob.com而这也是考量嫁接成功与否的基础内容。与此同时,可以提升嫁接的效果。因此,一般具有一定亲缘关系的品种亲和力也很好。

  综上所述,我国的林业建设工作关系到我国的生态环境建设进程。为了促进我国林业建设发展,提升林业育苗效率,一定要结合不同植物合理地应用营养繁殖技术。要意识到营养繁殖技术的应用优势,结合当前的应用现状,掌握育苗方法的要点,不断优化营养繁殖技术,给植物提供良好的培育环境,提升其成活率,进一步促进我国林业建设的发展。

  [1]孔庆成.在林业育苗中应用营养繁殖技术的分析[J].商情,2020(40):72-78.

  [2]郑海祥.林业育苗中营养繁殖技术[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8(4):184.

  [3]薛占武.营养繁殖技术在林业育苗中的应用探究[J].花卉,2018(24):239.

  [4]吴文朝.林业育苗中营养繁殖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18(16):128.

  论文摘要阐述了山苍子的生物学特性,介绍了播种、扦插、组织培养等繁殖技术,同时从造林地选择、造林时间、抚育技术等方面介绍了山苍子的造林技术,对山苍子的产业化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山苍子约有250余种,中国约有46种,为我国主要的林副特产之一。目前我国部分省区已进行人工营造山苍子林,以福建、湖南和四川等省营造面积最大。山苍子果实提取的山苍子油是一种天然混合型香料。主要成分是柠檬醛,含量占66%左右,其余为甲基庚烯酮、双戊烯、芳樟醇等。利用山苍子油生产高纯度紫罗兰酮、柠檬醛、二乙缩醛、鸢尾酮系列,在医药、食品、饮料、日用化学品中的应用非常广泛。随着医学化工的发展,市场对山苍子油的需求日益加大,开发利用山苍子资源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和良好的经济效益。

  山苍子(Litseacubebapers)别名山鸡椒、木姜子,樟科木姜子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达3m左右,最高可达10m。树皮幼时黄绿色,光滑,bob.com老时变褐灰色,都有白色斑点。小枝细瘦,绿色、单叶互生,有香气,纸质光滑。长圆形或披针形。花单性,雌雄异株,11月着生花蕾,翌年2~3月开花,花先于叶;花序生在短枝上,腋生,伞形,具细总梗,有花4~6朵,花小,黄色。核果有短柄,近球形,3~5颗簇生,7~8月成熟,成熟时由青绿色变深红色或黑色。

  山苍子种子于8月底成熟后进行采种。在播种繁殖时,种子的不同处理方法对其发芽率有较大的影响,未经任何处理的种子由于其果皮、果肉均还存在,抑制了种子的发芽,其发芽率仅为17%,因山苍子油主要存在于果皮、果肉中,林农常采用这种种子繁殖,致使发芽率很低。一般情况下,对山苍子种子繁殖必须按常规方法(去除果皮、果肉,用流水冲洗)进行处理,然后圃地育苗。即使按常规方法处理种子,其发芽率还不是很高,仅为51%,其主要原因是抑制山苍子种子发芽的抑制物质未完全清除;通过试验[1],利用草木灰揉搓种子,用H2O2浸种,均能不同程度地减少种子中的抑制物质,提高其发芽率,其发芽率可高达71%,即提高20%。这说明去除山苍子种子中的抑制物质,是提高种子发芽率的关键。

  通过试验[2],山苍子扦插育苗插条的采集部位与其成活率有很大的关系。从根颈部位采集萌条作为扦插材料比树冠南、北部采集嫩枝扦插生根成活率要高的多,分别可提高32%和34%不等。而从树冠南、北部采枝扦插其生根成活率也有差别,但它们相差不大,仅为2%;同时采用生根粉(30mg/kg)对扦插材料进行处理均能提高其生根成活率,相比之下,这种处理对树冠上的嫩枝扦插影响比对根颈部位萌条的扦插影响要大的多。树冠上的嫩枝扦插生根率可提高15.7%~17.0%,而根颈部的萌条仅提高了1.7%。由此可以看出,对于山苍子扦插繁殖,可以采用其根颈部位的萌条作为其扦插材料来进行繁殖,其生根成活率可达70%。如因扦插繁殖材料来源有限,也可采用树冠上的嫩枝给予适当技术处理来繁殖,其生根成活率可在51.7%~55.0%。

  由于山苍子多野生,人工栽培极少,传统栽培主要是种子繁殖,而种子发芽率低,且极易丧失发芽力,因此常导致育苗失败。通过离体组织培养可以快速获得整齐一致的苗木用于生产。以成年植株带芽茎段为外植体,接种于MS+BA210mg/L+IBA15mg/L的诱导分化培养基中,10d时侧芽萌动,15d后侧芽打开,同时外植体切口处有白色愈伤组织,并逐渐转绿长出丛生芽。通过试验,其生根率高达86.17%,生根整齐,根质量较好。另外,种苗组培快繁技术可直接控制雌雄异株比例,节约投资,是山苍子苗木繁殖发展的方向。

  丘陵和山区选择阳坡中下部微酸性土壤作为造林地。低丘岗地选择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中等、排水良好、微酸性土壤作为造林地。低产荒芜茶园内也可种植山苍子。

  山苍子造林株行距2m×2m,栽2505株/hm2。松土抚育施肥每年2次,5月下旬进行1次,施用尿素100g/株;11月下旬进行1次,施用复合肥200g/株。修剪每年1次,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进行。疏伐雄株在开花期后进行,雌雄比为7∶3左右,形成“品”字形,使雄株均匀分布。

  论文摘要阐述了山苍子的生物学特性,介绍了播种、扦插、组织培养等繁殖技术,同时从造林地选择、造林时间、抚育技术等方面介绍了山苍子的造林技术,对山苍子的产业化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山苍子约有250余种,中国约有46种,为我国主要的林副特产之一。目前我国部分省区已进行人工营造山苍子林,以福建、湖南和四川等省营造面积最大。山苍子果实提取的山苍子油是一种天然混合型香料。主要成分是柠檬醛,含量占66%左右,其余为甲基庚烯酮、双戊烯、芳樟醇等。利用山苍子油生产高纯度紫罗兰酮、柠檬醛、二乙缩醛、鸢尾酮系列,在医药、食品、饮料、日用化学品中的应用非常广泛。随着医学化工的发展,市场对山苍子油的需求日益加大,开发利用山苍子资源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和良好的经济效益。

  山苍子(Litseacubebapers)别名山鸡椒、木姜子,樟科木姜子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达3m左右,最高可达10m。树皮幼时黄绿色,光滑,老时变褐灰色,都有白色斑点。小枝细瘦,绿色、单叶互生,有香气,纸质光滑。长圆形或披针形。花单性,雌雄异株,11月着生花蕾,翌年2~3月开花,花先于叶;花序生在短枝上,腋生,伞形,具细总梗,有花4~6朵,花小,黄色。核果有短柄,近球形,3~5颗簇生,7~8月成熟,成熟时由青绿色变深红色或黑色。

  山苍子种子于8月底成熟后进行采种。在播种繁殖时,种子的不同处理方法对其发芽率有较大的影响,未经任何处理的种子由于其果皮、果肉均还存在,抑制了种子的发芽,其发芽率仅为17%,因山苍子油主要存在于果皮、果肉中,林农常采用这种种子繁殖,致使发芽率很低。一般情况下,对山苍子种子繁殖必须按常规方法(去除果皮、果肉,用流水冲洗)进行处理,然后圃地育苗。即使按常规方法处理种子,其发芽率还不是很高,仅为51%,其主要原因是抑制山苍子种子发芽的抑制物质未完全清除;通过试验[1],利用草木灰揉搓种子,用H2O2浸种,均能不同程度地减少种子中的抑制物质,提高其发芽率,其发芽率可高达71%,即提高20%。这说明去除山苍子种子中的抑制物质,是提高种子发芽率的关键。

  通过试验[2],山苍子扦插育苗插条的采集部位与其成活率有很大的关系。从根颈部位采集萌条作为扦插材料比树冠南、bob.com北部采集嫩枝扦插生根成活率要高的多,分别可提高32%和34%不等。而从树冠南、北部采枝扦插其生根成活率也有差别,但它们相差不大,仅为2%;同时采用生根粉(30mg/kg)对扦插材料进行处理均能提高其生根成活率,相比之下,这种处理对树冠上的嫩枝扦插影响比对根颈部位萌条的扦插影响要大的多。树冠上的嫩枝扦插生根率可提高15.7%~17.0%,而根颈部的萌条仅提高了1.7%。由此可以看出,对于山苍子扦插繁殖,可以采用其根颈部位的萌条作为其扦插材料来进行繁殖,其生根成活率可达70%。如因扦插繁殖材料来源有限,也可采用树冠上的嫩枝给予适当技术处理来繁殖,其生根成活率可在51.7%~55.0%。

  由于山苍子多野生,人工栽培极少,传统栽培主要是种子繁殖,而种子发芽率低,且极易丧失发芽力,因此常导致育苗失败。通过离体组织培养可以快速获得整齐一致的苗木用于生产。以成年植株带芽茎段为外植体,接种于MS+BA210mg/L+IBA15mg/L的诱导分化培养基中,10d时侧芽萌动,15d后侧芽打开,同时外植体切口处有白色愈伤组织,并逐渐转绿长出丛生芽。通过试验,其生根率高达86.17%,生根整齐,根质量较好。bob.com另外,种苗组培快繁技术可直接控制雌雄异株比例,节约投资,是山苍子苗木繁殖发展的方向。

  丘陵和山区选择阳坡中下部微酸性土壤作为造林地。低丘岗地选择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中等、排水良好、微酸性土壤作为造林地。低产荒芜茶园内也可种植山苍子。

  山苍子造林株行距2m×2m,栽2505株/hm2。松土抚育施肥每年2次,5月下旬进行1次,施用尿素100g/株;11月下旬进行1次,施用复合肥200g/株。修剪每年1次,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进行。疏伐雄株在开花期后进行,雌雄比为7∶3左右,形成“品”字形,使雄株均匀分布。

  论文摘要分株是将带有根系的幼苗进行移栽繁育的过程;扦插是利用枝条或无根分蘖、腋芽通过扦插培育种苗的技术;组织培养是利用培养基大量繁殖种苗。特介绍利用分株、扦插和组织培养等繁育方法进行芦荟种苗繁育的技术关键。

  芦荟由于雌雄花开放时间不一致,授粉不亲和,故而结籽少,发芽低,甚至不结籽,因而种子繁殖很困难且繁殖速度慢。生产上常用分株、扦插和组织培养等方法进行繁殖。

  芦荟产生分芽或分蘖主要在春、夏、秋三季,最佳分株期是4~6月份。一般待小苗长到2~3片叶时,就应及时进行分株移栽,分苗时注意不伤母株,小苗尽量多带土带根。在分株繁殖过程中,具体操作技术可分2种。

  将带有幼根的幼株直接从母体剥离下来,移栽到苗圃或生产田中。刚移栽的幼苗,由于脱离了母株,营养供应来源发生了变化,自生根尚未扎入土壤,会出现一个营养不足的“饥饿时期”。如受到烈日照射,苗色呈红褐色,外叶干缩,这是芦荟移栽后的“缓苗现象”。此时的技术关键是采用适当遮荫,这样可缩短缓苗时间,促进芦荟恢复生长。有些地区先将芦荟幼苗从母株上剥离出来,然后摊在地上,在通风处干燥数日,使其剥离伤口完全愈合后再作定植,这样可以促进植株发根和缓苗,缩短缓苗期,减少芦荟幼苗死株。

  用分株刀将母株萌发出的幼苗与母株分离,但不要拔出来,仍让幼苗留在原位,使其生长15d左右,形成独立的根系,达到完全自养状态,再将幼苗带根带土移栽,定植在大田中,及时浇一遍定植水。此法基本上无缓苗期。芦荟幼苗生长快,在春秋夏季都可以随时进行,但比较费工。

  在芦荟生长期采用生长充实的主茎或侧枝,剪取顶端短茎10~15cm作为扦插材料,或用采收芦荟叶片后形成的“秃杆”老龄植株断茎后扦插。为避免枝条切口被杂菌感染和促进生根,扦插枝条取下后,置于通风干燥处使伤口愈合收干,然后进行扦插,插入深度为6~8cm,扦条经过25d左右就会生根。插入土壤后决不能浇水,因为扦插早期的水分供应靠自身,直至水分将要用竭时,才开始根端发根。出根前,叶子会因水分消耗失去绿色变成茶色,而且枯萎翻卷,但当根长出后,叶子又会再度返青。通过观察叶色变化可了解根部的生长情况。根长出后开始浇水,过早浇水会使土温下降,影响发展,甚至造成根部腐烂。

  用未形成根的分蘖、分芽扦插繁殖是芦荟繁殖的一种主要方法。此方法成本低,繁殖较快,成活率基本上达到100%,由苗期到成株时间周期短。技术关键:①扦插基质。用蛭石加珍珠岩(2∶1)或蛭石加珍珠岩加草碳(1∶1∶1)或河沙等作扦插基质。②扦插条件。温度15~28℃,湿度75%~85%为最适宜。但最低温度不能低于5℃,高温不能超过38℃以上,否则不适合生根,甚至出现烂苗。春夏秋季均需遮荫,夏季遮光率70%~80%,并且要经常喷雾降温。③扦插方法。将无根的分蘖和叶腋处的分芽放在阴凉处进行晾放处理,夏季0.5~1d,春秋季2~3d,待伤口稍干后扦插,或用生根剂处理后扦插。④扦插管理。扦插后要喷透水,以后见干见湿。生根后,可喷施0.1%的磷酸二氢钾。在苗床上培育2个月左右即可出圃定植。

  取嫩茎尖部分作为外植体,在清水中冲洗数次,再用洗涤剂漂清,进入接种室。先用70%的酒精浸30min,然后用10%的漂白粉溶液消毒10~15min,再用无菌水洗6~7次,即可作为接种材料。

  将接种材料切成0.5~1cm的小段,在超净台上的火焰控制范围内,将其接种在已准备好的培养基上(MS+BA2+IAB0.1)。

  在温度25℃、光照12h的恒温室中培养,经1~2个月由愈伤组织形成芽,将已分化出芽的材料通过继代培养而大量增殖。20d为1个周期,1个周期可达到10倍以上的增殖量。

  当试管苗叶片长达2cm以上,便可将其分出转移至生根培养基上,转移时要剔除小苗和基部愈伤组织,15~20d可生根。不足2cm的小苗连同愈伤组织转接在增殖培养基上,继续增殖。

  论文摘要分株是将带有根系的幼苗进行移栽繁育的过程;扦插是利用枝条或无根分蘖、腋芽通过扦插培育种苗的技术;组织培养是利用培养基大量繁殖种苗。特介绍利用分株、扦插和组织培养等繁育方法进行芦荟种苗繁育的技术关键。

  芦荟由于雌雄花开放时间不一致,授粉不亲和,故而结籽少,发芽低,甚至不结籽,因而种子繁殖很困难且繁殖速度慢。生产上常用分株、扦插和组织培养等方法进行繁殖。

  芦荟产生分芽或分蘖主要在春、夏、秋三季,最佳分株期是4~6月份。一般待小苗长到2~3片叶时,就应及时进行分株移栽,分苗时注意不伤母株,小苗尽量多带土带根。在分株繁殖过程中,具体操作技术可分2种。

  将带有幼根的幼株直接从母体剥离下来,移栽到苗圃或生产田中。刚移栽的幼苗,由于脱离了母株,营养供应来源发生了变化,自生根尚未扎入土壤,会出现一个营养不足的“饥饿时期”。如受到烈日照射,苗色呈红褐色,外叶干缩,这是芦荟移栽后的“缓苗现象”。此时的技术关键是采用适当遮荫,这样可缩短缓苗时间,促进芦荟恢复生长。有些地区先将芦荟幼苗从母株上剥离出来,然后摊在地上,在通风处干燥数日,使其剥离伤口完全愈合后再作定植,这样可以促进植株发根和缓苗,缩短缓苗期,减少芦荟幼苗死株。

  用分株刀将母株萌发出的幼苗与母株分离,但不要拔出来,仍让幼苗留在原位,使其生长15d左右,形成独立的根系,达到完全自养状态,再将幼苗带根带土移栽,定植在大田中,及时浇一遍定植水。此法基本上无缓苗期。芦荟幼苗生长快,在春秋夏季都可以随时进行,但比较费工。

  在芦荟生长期采用生长充实的主茎或侧枝,剪取顶端短茎10~15cm作为扦插材料,或用采收芦荟叶片后形成的“秃杆”老龄植株断茎后扦插。为避免枝条切口被杂菌感染和促进生根,扦插枝条取下后,置于通风干燥处使伤口愈合收干,然后进行扦插,插入深度为6~8cm,扦条经过25d左右就会生根。插入土壤后决不能浇水,因为扦插早期的水分供应靠自身,直至水分将要用竭时,才开始根端发根。出根前,叶子会因水分消耗失去绿色变成茶色,而且枯萎翻卷,但当根长出后,叶子又会再度返青。通过观察叶色变化可了解根部的生长情况。根长出后开始浇水,过早浇水会使土温下降,影响发展,甚至造成根部腐烂。

  用未形成根的分蘖、分芽扦插繁殖是芦荟繁殖的一种主要方法。此方法成本低,繁殖较快,成活率基本上达到100%,由苗期到成株时间周期短。技术关键:①扦插基质。用蛭石加珍珠岩(2∶1)或蛭石加珍珠岩加草碳(1∶1∶1)或河沙等作扦插基质。②扦插条件。温度15~28℃,湿度75%~85%为最适宜。但最低温度不能低于5℃,高温不能超过38℃以上,否则不适合生根,甚至出现烂苗。春夏秋季均需遮荫,夏季遮光率70%~80%,并且要经常喷雾降温。③扦插方法。将无根的分蘖和叶腋处的分芽放在阴凉处进行晾放处理,夏季0.5~1d,春秋季2~3d,待伤口稍干后扦插,或用生根剂处理后扦插。④扦插管理。扦插后要喷透水,以后见干见湿。生根后,可喷施0.1%的磷酸二氢钾。在苗床上培育2个月左右即可出圃定植。

  取嫩茎尖部分作为外植体,在清水中冲洗数次,再用洗涤剂漂清,进入接种室。先用70%的酒精浸30min,然后用10%的漂白粉溶液消毒10~15min,再用无菌水洗6~7次,即可作为接种材料。

  将接种材料切成0.5~1cm的小段,在超净台上的火焰控制范围内,将其接种在已准备好的培养基上(MS+BA2+IAB0.1)。

  在温度25℃、光照12h的恒温室中培养,经1~2个月由愈伤组织形成芽,将已分化出芽的材料通过继代培养而大量增殖。20d为1个周期,1个周期可达到10倍以上的增殖量。

  当试管苗叶片长达2cm以上,便可将其分出转移至生根培养基上,转移时要剔除小苗和基部愈伤组织,15~20d可生根。不足2cm的小苗连同愈伤组织转接在增殖培养基上,继续增殖。

  论文摘要:作者概述了在蕨类孢子萌发研究中所使用的培养基质,包括了以自然土壤为主的培养基质和以营养液为主的液体或琼脂培养基。并简略分析了影响蕨类孢子萌发的其它因素。

  蕨类植物是古老的维管植物,也是植物界系统演化中一个独特的自然类群,在其生活史中明显地存在可独立生活的配子体和孢子体。蕨类植物与人类生活有着比较重要的关系,体现在其食用性、药用性及工业上的某些特殊用途等方面[1](如石松属的孢子含油达40%,可在冶金工业的模型铸造中作为优良的分型剂,也可用作照明工业的闪光剂)。经典的蕨类植物研究着重蕨类植物的系统分类及孢子体形态的描述。近年来,也出现了许多关于蕨类植物配子体发育的研究,为蕨类植物的大量繁殖和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在蕨类孢子繁殖的研究中,常采用以土壤为主的培养基质和以营养配方为主的液体或琼脂培养基质。

  (2)在蕨类孢子萌发中,也可采用单一基质进行培养,如蛭石、珍珠岩、河沙。但相较于以过筛园土和过筛腐殖土(体积比1:2)的培养基质而言,在对天南星蕨(Microsoriumfortunei(Moore)Ching)孢子繁殖的试验中[5],以上各种基质对天南星蕨孢子萌发基本无差异。但从原叶体生长发育来看,园土和腐殖土的混合基质相对较好,在河沙上原叶体部分出现了软腐或黄化现象,以上各种基质播种的孢子均能正常产生孢子体。

  (3)在以蕨(PteridiumaquilinumvarLatiusculum)孢子为繁殖材料的试验中[6],采用自配土(泥炭:粉碎田园土:洗净河沙体积比1.5:1.5:5)和自然生长土壤分别作培养基质,第一株孢子体出现时间分别是前者90天,后者为80天,配子体发育成孢子体比率为10%。此外,在以高大肾蕨(Nephrolepisexaltata)、粗脉蕨(Phlebodiumaureum)及夏威夷树蕨(Cibotiumglaucum)孢子在自然土壤田园土(PH6.8)和火山土(pH6.8)上的萌发来看[7],说明对自然土壤采取干燥、灭菌、消毒、去杂等处理后,是可以成功进行蕨类孢子的人工繁殖的。

  蕨类孢子的正常萌发除了和培养基有较为直接的关系外,还和光照、温度、湿度等环境因子有关。

  光的有无和光照强度的大小会影响蕨类孢子的萌发及萌发后的生长状况。有研究表明,高大肾蕨(Nephrolepisexaltata)、粗脉蕨(Phlebodiumaureum)及夏威夷树蕨(Cibotiumglaucum)在有光条件下,孢子均可以在自然土壤上正常萌发,而在无光或黑暗环境中则几乎没有孢子的萌发[7]。光照强度会影响萌发后丝状体细胞的长度。当光照极照时,细胞长度会增加;发育出的丝状体如果放在黑暗处,则不能进行二维生长[12]。在众多的配子体发育研究中,常采用2000-3000lx左右的光照强度及每天不低于6h左右的光照时间。

  蕨类配子体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0℃-30℃,最适pH为5-6[13]。在用天南星蕨(Microso-riumfortunei(Moore)Ching)孢子繁殖试验时[5],分别采用了40%、70%以及90%的盆土湿度,结果表明,90%的盆土湿度效果较好,即盆土湿土处于饱和或过饱和状态利于孢子的萌发。此外,鲁雪华等采用华南鳞盖蕨(MicrolepiahanceiPrantl)组培试管苗移栽基质湿度为90%[8]。

  在对土壤营养元素的分析中,有研究表明,土壤中N、P、K、Ca等含量的高低会对蕨类孢子繁殖的早期发育产生影响[11]。对于同一种蕨类的孢子,播种期不同,原叶体和幼孢子体的出现所经历的时间长短不同[14]。

  蕨类植物作为古老的维管植物,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关注。部分蕨类植物被引种驯化后作为鲜切花配材、优美的观赏盆栽植物或作为食用及药用植物。在自然条件下,蕨类主要通过孢子进行繁殖或通过营养器官进行无性繁殖。但许多蕨类孢子萌发率的原叶体成苗率低[14]。随着研究的深入,已经积累了一些促进孢子萌发培养基质的经验,但对于孢子萌发后的生长及幼孢子体的形成所需培养条件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为蕨类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有用的理论依据。

  [8]鲁雪华,郭文杰,刘润东等.华南鳞盖蕨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J].植物生理学通讯,2005,41(4):495.

  学术是在传授与继承中持续发展的。一个著名的学术开创者,必须有他得意的弟子来继承他的学术思想。这样,才不至于“断根”,古人称之为“薪火相传”,这是很形象的、点赞式的比喻。如果学术开创者的学术思想很丰富,一个弟子传承不下来,就可能出现两三个弟子共同支撑的局面。或者说,某一项重大的科学研究,一代人完成不了,需要几代人共同完成,这在全世界获诺贝尔奖的科研成果中是屡见不鲜的。有的奖项甚至通过了三四代、四五代人的努力。如果我们把这种以师带徒代代相传的学术链当作有害的近亲繁殖,拦腰截断,那当今世界的诺贝尔奖恐怕就要损失一小半。早在2007年,傅如一教授就写过这样几段话:“学术发展自有其薪火相传的发展规律,而近亲繁殖是生物进化的一个逆向规律。无论是人类还是千万种动物,都在自觉不自觉地回避这一规律,否则就要逐渐退化乃至种族的自我消亡。但是,学术的发展规律不能简单地与动物的生存规律划等号。”“学术研究重师承,重授受,重香火不绝。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各自不同的学术派别和学术特色,从而出现学术上百家争鸣的局面。百家争鸣是学术繁荣的重要标志,但它的前提是要有各种不同的学派存在。那么,各种不同的学派是怎样形成的呢?当然是由创始人薪火相传,通过若干阶段的学术积累,在激烈的学术竞争中,不断创新才逐渐成熟的。在这里,薪火传承是学派发展的关键词。在中国古代学术发展史上,无论是儒学、道学还是佛学,都是薪火传承,代有其人。汉代的经学、宋朝的理学、乾嘉学派的考据学与文字学、桐城派的理论体系,都显示了学有所自、变有所归的学术渊薮。如果我们将视野扩展开来看,岂止是学术,无论是书法、音乐、美术雕刻、武术、杂技,乃至戏曲唱腔表演,都分明凸现出一脉相承的发展轨迹。武术门派林立,规矩极严,一招一式,不能越雷池一步。而杂技常常是父而子、子而孙,以最优秀的接班人来繁衍自家的看家本领。无数的事实说明了同一个道理:没有师徒的传承就是‘绝后’,就意味着这一学术门派的自行消亡。”“我们不能认为,学术创始人是什么样,他的徒子徒孙就被克隆成什么样。真正的学术大师是积极支持自己的弟子根据个人的学术兴趣自由发展的。因此,他的弟子中可能出现一些与大师的学术方向差异很大的“越轨”现象。鲁迅是章太炎先生的弟子,但两人的兴趣旨归大不相同。红学家梁归智是姚奠中先生的弟子,但姚先生自称‘不喜欢《红楼梦》’,还说‘这是个人兴趣,不需要争论的’。从某种意义上讲,梁归智倒像是周汝昌先生的学生。他送我一本近作《周汝昌传》,我只读了几章,就感到他们之间的确有一种内在的传承渊源。这种‘越轨’现象隐含着学术发展的另一条重要规律。”以上几段话时至今日仍然感到没有失去现实意义,可惜这段话只是在一个内部读物登载,因而读者极少,没有太大的影响。我国高等教育常出现矫枉过正的事。比如,有的高校竟然下达文件:本校毕业的博士生不能留校,这与“断根”“绝后”的做法无异。有的高校对高达80%的人才来自本校却无动于衷。这两个极端都说明有的高校领导还是没有分清学术传承与近亲繁殖的区别。

  薪火相传与近亲繁殖在表面上看,有相似的地方,都是师父带徒弟式的衔接,但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薪火相传的科研梯队以国家利益为重,以民族复兴为己任;而近亲繁殖的小圈子,国家意识淡薄,将圈子利益摆在第一位。薪火相传重在开放,积极吸收外来优秀科研力量,壮大自己的队伍;近亲繁殖的小圈子则重在封闭,排斥、歧视、压制外来户的进入,渐渐形成妄自尊大的独立王国。从发展的远景来看,薪火相传的梯队必然会强强联合,形成多品种、多样化、强有力的科研板块和成果孵化器,路子越来越宽,成果越来越多;而封闭式的近亲繁殖可能向学术腐败转化,被时代所唾弃,或在无所作为的形势下自行解体。由此可见,近亲繁殖只是从正常的学术师徒传承中异化出来的一个畸形儿,它不能代表正常的学术传承团队,也决没有在高校中占到60%以上的比重。近亲繁殖不仅是人才来源上的单一化,更重要的是思想上的禁锢与偏执,自私与狭隘,目光短浅,固步自封,类似于一个以小圈子利益为中心的土圩子。古语云:“君子之交淡如水。”他们不是君子,而真正做学问的君子是不屑计较个人利益的。因此,消除“近亲繁殖”的陋习,不是简单的人员调整问题。该走的走,该留的留,该进的进,尽量使人才的来源多样化,当然还可以搞出一个百分比来强制执行。这种组织上的调整很有必要,但难在思想问题的彻底解决。我们的管理者切忌犯官僚主义和的错误,满足于人员结构的调整比例,而忽视依然隐性存在的思想问题,这是决不能走过场的。

  改革开放以来,如何革除近亲繁殖的陋习,教育部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例如,大胆采用外国原版教材,并在有条件的高校推广;与国际名校挂钩,合作培养研究生;聘请外国专家学者做客座教授,不间断地开展多学科的学术交流;派遣大量的教师和留学生到美、英、德、法、澳等国去访问、留学,做合作科研课题等等。随着时代的变迁、科学的进步,我们已经跨入到电子信息时代、网络时代、大数据时代了,各种各样的科研信息和科学论文被传播得很快很广。可以说,在知识传授层面的“近亲繁殖”已经日趋淡化了。但是,并没有从思想上彻底解决问题,也没有从制度上剔除“近亲繁殖”赖以生存的土壤。那么,怎样做才能使“近亲繁殖”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壤而无立足之地呢?这就要求我们所有的高校在坚持“薪火相传”的学术发展规律的同时,坚持执行人才来源多样化、知识来源多元化、培养途径多元化的发展规律。通常,我们把这条发展规律称作“五湖四海”。早在一百多年前,北京大学以这一发展规律作为校训,凝铸成“兼容并包”的四字真言,显示了这所高校在创办之初就有过人的学术见地。时至今日,一些高校管理者对这四字真言仍是一头雾水、茫然不解。“兼容并包”的真实含义,其一就是允许多种学术门派的存在和发展,允许他们共存于一个学术殿堂,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其二就是各个不同的学术门派应该打破门户之见,学习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学术殿堂的大门始终是敞开的,随时随地准备开展学术交流。其三就是指知识层面上的“兼容并包”,要拓宽基础、扩大知识面,文理渗透、学科交叉,也就是我们今天十分强调的通才教育。“兼容并包”是学术大师共有的学术品德,当然也是治学与成才的必由之路。在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的几十年间,曾经相当密集地涌现了一批著名的学者,像康有为、梁启超、章太炎、鲁迅、蔡元培、胡适、王国维、辜鸿铭、陈寅恪、顾颉刚、梁漱溟、钱穆、冯友兰,等等。这在两千多年的学术发展史上,是罕见的“群星灿烂”,尤其耐人寻味。他们生活在中国新旧文化的转型时期,也是中外文化激烈的碰撞时期,这是一个特定的历史定位。他们都是中国传统文化孕育的强者,同时又是吸取世界先进文化营养的先驱。他们的身上鲜明地体现了世界文化“兼容并包”与中国文化“薪火相传”的高度统一和神奇效应。冯友兰先生从美国留学回来在清华大学做的第一个学术报告就是介绍美国通识教育的理念和经验,很有代表性地反映了这一批大师对治学与成才之道的清醒认识与自觉追求。虽然他们的政治色彩差异很大,人生结局各不相同,但他们的治学之道却是惊人的相似。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学术发展,既离不开师徒相传,也离不开兼容并包。二者是缺一不可的。师徒相传是学术的源流,兼容并包是学术的大海。薪火相传与兼容并包相结合,就必定会实现学术的和谐与发展。

  规律与横向交汇规律的结合与统一厘清学术传承与近亲繁殖的界限后,我们再来权衡在高校师资队伍建设评估导向上的失误就显而易见了。以往我们判定近亲繁殖通常的做法是以本校本科学历学生留校来划线,这显然没有什么科学依据。本科学历在学术上的定位,只是专业基础理论的起步阶段,没有达到学术前沿的顶端。一般来讲,本科毕业的学生不能教授本科课程,是有道理的。现在高校的师资普遍要求达到博士及以上学历。以研究生学历划线,才能真正分辨出近亲繁殖的渊薮所在。研究生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一名导师通常只带几个研究生,充其量带十几个,导师对自己指导的研究生负责全面教育,包括人品、学问、治学方法、科研能力等。研究生学习阶段是学术初步定型的阶段。如果是博士生,还要求具有较高学术水平。有一种情况,是要特殊考虑的。对于一位名师或者学术声望很高的教授,应该要求他有自己的学术传人,特别是具有博士点、国家一级学科的学术团队,如果不能孵化出一批中青年人才,这样的博士点、学科和团队,无论其学术成就有多高,也不是最优秀的。因为人才培养和知识创新这两大任务只完成了一半。当然,一所高校、一个基地、一个团队,如果是清一色师徒相传,没有一定数量的外来“和尚”,就说明他们没有遵循“兼容并包”的规律办事,同样不可能是最优秀的。在我国,又出人才又出成果的大学、学院、系所、团队还是很多的。比如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含建筑设计研究院)先后涌现出6名院士、13名国家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有一支极具创造性的科研团队和部级教学团队。他们是中国传统民居研究的发起者,也是岭南建筑学派研究的源头,传承岭南建筑学派的特色和风格,代有其人,重大科研成果不断涌现。该校名誉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师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留学德国、博士毕业归国任教的一代建筑宗师夏昌世教授,所设计作品如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扩建工程)等享誉世界,在全国首创了产学研一体化发展的建筑学人才培养模式,既出人才又出作品,被业界和学界称为“华南现象”,并获全国研究生教学成果一等奖(建筑学科首次)。他们的团队中较大部分为本校毕业留校的学生,何院士一直很注重加大外校毕业生引进的比例,陆续引进英、法、德、意等一些名校毕业回国的人员和清华大学等高校毕业的人才,也积极组织团队人员出国访问或留学。他们的科技骨干,都有在外国名校访问、留学的经历。从他们的基本经验中可以明显地看到,薪火相传的学术纵向传承规律与兼容并包、五湖四海的学术横向交汇规律,一旦结合,就会出现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2]陈彬,温才妃,王之康,许悦.学术“近亲繁殖”,没那么简单[N].中国科学报,2018-12-04.